鈑金件結構設計這些要點知道嗎?
1、在金屬片的板邊轉角處,若無特別的要求為90度角,請需要處理為適當的R角。由于在金屬片邊沿的直角輕易造成尖利點而割傷工作職員。在母模方面直角的前端輕易因應力集中而產生龜裂。公模在前端處易崩裂,使得模具修模而耽誤量產。即使沒崩裂久而久之也因磨耗而形成R角,使產品生毛邊而造成不良品。
2、鈑金在下料及沖孔時會有R角及毛邊的產生。在量產一個階段模具有所磨損之后,毛邊會愈為嚴峻,甚至會割傷手指頭。因此在出圖制作模具時,就依功能,明確標示出毛邊方向。
3、打折邊時,邊壁上的零件或內部凸出物不可離底面太近,好10.以上,否則凸出物下方的折角無公模鈑金其R角會比左右兩旁的R角大角不連續,將影響外觀。解決辦法可在折彎前先鈑金出一適當長度的壓痕在折線上,如斯將改進其外觀。
4、打折邊可分單邊打折,和雙邊打折,若有度的要求好用雙邊打折,準確度較佳,而打折邊高度好要大于3.(t:1.0~1.2)否則因夾持尺寸太少尺寸會不不亂。
5、打折邊時,邊壁上的開孔也不可太靠近底面,好3.以上,否則開孔將因折彎牽扯而變形。解決辦法可在折彎前先鈑金出一與開孔相稱長度,寬為料厚1.5倍的長條孔在折線上,其作用可將牽扯截斷而不影響開孔的外觀。
6、鈑金在下料沖孔時,其被切削斷面靠近公模沖頭的1/3~2/5是平整的切削面,而靠近母模3/5~2/3的則是斜的扯斷面。故模具制作或尺寸時孔徑的大小是以沖頭為準。下料時工件的外尺寸是以母模內尺寸為準。
7、鈑金在折彎后折角的兩側因為擠料的關系會有金屬料凸出,造成寬度比原尺寸大,其凸出大小與使用料厚有關,料越厚凸出點越大,為避免此現象發生,可事前在折彎在線兩側先做個半圓,半圓直徑好為料厚的1.5倍以上,邊料反折設計時,同樣方式處理。
8、兩個相鄰的孔,孔邊到另一孔邊的短間隔,好不可以小于料厚的1.5倍。若情非得已要小于料厚的1.5倍,則運用跳格方式,而模具制作上以圓孔好制造維修,唯開孔率較低,以正方形孔開孔率較不錯,但因是90度角,角邊輕易磨損崩塌,造成要修模而停線。而六角形的其大于90度的120度角比正方形孔開孔愈但開孔率在邊沿比正方形孔差一點。
9、一般鈑金件是狹長型時不輕易保持其直度。在受力后愈輕易變形。因此我們可以折一個邊成L型或折兩個邊成口型以維持其強度及直度。但是往往L及口型無法從頭連到尾,因某些因素而所間斷時,怎么辦?可打適量的凸肋以增加其強度。
10、鈑金折彎時內部的R角好大于或即是1/2的料厚。若不做R角,在多次的鈑金之后其直角會徐徐消失而自然形成R角,在此之后在此R角的單邊或兩側,其長度會有些許的變長。
11、平面和折彎面之間的轉折好有狹孔,或者將開孔邊退到折彎之后。否則會產生毛邊。而狹孔的寬度好大于即是肉厚的1.5倍。還有制圖的時候別忘了或偷懶而沒標示R角。直角或銳角的模具公,母模輕易崩裂。日后的停線,修模都是額外的損失。
12、鈑金折彎后受力輕易變形,為避免變形情況發生可在折彎處增加適量45度角的補強肋,以不干涉其他零件為原則,使其增增加度。
在實際生產中,常用與鈑金過程近似的工藝性試驗,如拉深性能試驗、脹形性能試驗等檢驗材料的鈑金性能,以做到成品質量和高的合格率。人們通常說的鈑金件加工一般是指的是冷壓零件加工,舉個例子,一塊鐵板,想把它變成個快餐盤,那就得先設計一套模具,模具的工作面就是盤子的外形,用模具壓這鐵板,就變成你想要的盤子了,這就是冷鈑金,就是直接用模具對五金材料進行鈑金。
要想鈑金件性能穩定,那么規范的鈑金加工是的,鈑金加工是一種金屬冷變形加工方法。所以,被稱之為冷鈑金或板料鈑金,簡稱鈑金。它是金屬塑性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,也隸屬于材料成型工程技術。鈑金件加工是鋼或一些有色金屬加工出來的零件,加工手段:冷/熱鈑金、擠壓、滾壓、焊接、切削等等還包括其他一些工藝,定義比較廣。
鈑金加工生產速率還不錯且操作方便,易于實現機械化與自動化,這都是因為鈑金是依靠沖模和鈑金設備來完成加工,普通壓力機的行程次數為每分鐘可達幾十次,壓力要每分鐘可達數百次甚至千次以上,而且每次鈑金行程就可能一個沖件。在鈑金過程中,工件外表板面只與壓力液體接觸,加壓過程較平緩,因此五金鈑金件成形變化均勻,可獲得勻稱的壓力分布,并能獲得者好得多的平滑外表面;關鍵還能縮短加工時間,實現批量生產。
鈑金件加工是借助于常規或鈑金設備的動力,使板料在模具里直接受到變形力并進行變形,從而獲得相應形狀,尺寸和性能的產品零件的生產技術。鈑金件加工與鑄件、鍛件相比,具有薄、勻、輕、強的特點。在進行鈑金件加工的時候要考慮到這個因素,適當地降低制造出來的產品的精度很需要,要讓它在能夠正常用于工作的前提之下,能夠盡量地顧及到這個方面的因素。進行這么做是有很大的好處的,當鈑金件加工的進行過程中,沒有人知道應該實現怎樣的效果,也許生產出來的終產品并不能用。